|
最新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实施4月1日起实施的最新国家标准《GB 5749-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,代替了旧的《GB 5749-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。新的标准包含水质指标97项,分为43项常规指标和54项扩展指标。常规指标又分为微生物指标(3项)、毒理指标(18项)、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(16项)、放射性指标(2项)、消毒剂指标(4项)。 1.指标由42项变为43项。 2.删除了微生物指标中的耐热大肠菌群,毒理指标中的甲醛。 3.由原来的常规指标变为扩展指标:毒理指标中的硒、四氯化碳;一般化学指标中的挥发酚类、阴离子合成洗涤剂。 4.由原来的扩展指标变为常规指标:毒理指标中的一氯二溴甲烷、二氯一溴甲烷、三溴甲烷、三卤甲烷、二氯乙酸、三氯乙酸,一般化学指标中的氨(以N计)。 5.指标名称修改:一般化学指标中,耗氧量(CODmn法,以O2计)名称修改为高锰酸盐指数(以O2计),氨氮(以N计)名称修改为氨(以N计)。 6.指标限值更改:包括毒理指标中硝酸盐(以N计);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中浑浊度、高锰酸盐指数(以O2计);消毒剂指标中游离氯。 1.微生物指标:保证水在流行病学上的安全性,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,以避免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。 其中,菌落总数是反应水质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,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和传播传染病的风险程度。 总大肠菌群:总大肠菌群主要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,还可能来自植物和土壤,是指示肠道传染病传播可能性的指标。 大肠埃希菌: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,反应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程度。 2.毒理指标和放射性指标:保证水质化学组成安全,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,不能引起急慢性中毒,不能产生潜在危害。 水体受到的化学性污染,主要来自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,使水体中存在各种有害化学物质,如砷、隔、铬(六价)、铅、汞、氰化物、氟化物、硝酸盐; 氯化消毒作为我国主要水质消毒方式,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,主要有三氯甲烷、一氯二溴甲烷、二氯一溴甲烷、三溴甲烷、三卤甲烷、二氯乙酸、三氯乙酸,另外,次氯酸钠、二氧化氯消毒会产生亚氯酸盐、氯酸盐,臭氧消毒会产生溴酸盐,应根据不同消毒方式选择不同指标进行检测。 3.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:确保水的感官性状良好。 4.消毒剂指标: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,应符合出厂水和末梢水消毒剂限值和消毒剂余量的要求。 例如游离氯指标,为使饮水具有持续消毒能力,消毒加入的氯消毒剂,在发挥杀菌作用及与杂质反应而消耗之后,应有一定的剩余,即其既有最高限值又有余量要求。次氯酸钙、氯胺、臭氧、二氧化氯等消毒方式有对应的不同消毒剂指标。 总 编 辑:高凤福 副总编辑:刘志飞 殷 瑛 责任编辑:李连杰 值班编辑:白庆姝 作 者:梁胜男 张传福 刊 期:第 136 期 来 源:本刊原创 投稿邮箱:PLACDC2020@163.com |